Search


在跑步的「體能訓練」中,我跟啟蒙教練Benjamin學到的第一件事是:慢有慢的目的,快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在跑步的「體能訓練」中,我跟啟蒙教練Benjamin學到的第一件事是:慢有慢的目的,快有快的目的。不同訓練強度,都有不同的訓練意義,影片中分別針對下面六種訓練強度來說明快/慢之間的訓練意義。
◎E 強度幫你打下札實的體能基礎
◎M 強度是你比馬拉松時平均配速
◎T 強度是乳酸閾值時的臨界速度
◎A強度是T到I之間的過度區
◎I 強度是為了刺激最大攝氧量的配速
◎R 強度是在提升跑步的經濟性

關於能量系統的進一步知識可以以參考〈每一種強度都有其訓練意義〉一文:http://rocky549.blogspot.tw/2014/09/blog-post_16.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徐國峰近年作品 《鐵人三項入門》 (2010,臉譜出版) 《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》 (2011,花木蘭出版) 《在水裡自由練功》 (2012,臉譜出版)。 《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》 (2014,臉譜出版) 《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》 (2014,臉譜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》 (2015,遠流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》 (2016年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著) 《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》 (2019年,臉譜出版) 譯作: 《跑步該怎麼跑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跑步,該怎麼跑:實戰操練手冊(附DVD)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》 (2013,臉譜出版) 《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》 (2014,遠流出版) 《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》 (2015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譯)
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、研究、訓練、課程與心得分享,不提供諮詢服務。
View all posts